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首页 - 党建学工 - 团学工作

谷雨知时节,春日共芳菲

来源: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4-20

image.png   
  唐·元稹
  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大地回暖谷雨下,暮春过后夏季来。
一、历史渊源
c5f926dd8d8b589c3eb228d6996cea8a.png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说:“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781b3acdcf569256d0f8c050fe392579.pngc55148152bc82850a4601dc0e6001c9a.png   二、主题讲座8e4ec7113ed2a5dce9fbe9400873756a.jpg   谷雨,蕴含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和自然哲学。为引领学生深度探寻谷雨节气的起源、民间习俗、物候变化以及农事活动等知识,解析其背后的文化脉络,使学生全方位领略谷雨节气所承载的厚重传统文化魅力,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带领同学们于2024年4月18日在综合楼416教室开展“谷雨知时节,春日共芳菲”谷雨主题讲座。0edb7309d6a2c2f571d812d3c46cc950.jpg   暮春时节,雨生百谷。活动伊始,由学习部干事王丹杨讲述此次活动的开展目的,她与大家分享了一个谷雨景色的视频,大家沉浸在这如幻似真的春日画卷中,感受着节气之美带来的心灵震撼。6372a788e2391cfb1ad55e790aa0a3f8.jpg   紧接着,进入 第一部分“谷雨·节气” ,学习部干事孙灿生动有趣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谷雨的时间、气候特点和物候变化等基础知识。通过他的分享,同学们对谷雨有了初步且清晰的认知。随后,知识问答环节将现场的氛围点燃,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在趣味互动中加深了对谷雨节气的理解。dcd9d070456ff0f5bedc3aebd7c2f9f4.jpg   进入第二部分 “谷雨·文化”,学习部干事马晨迪带领同学们探寻谷雨背后深厚的民俗文化与诗词底蕴。从别具特色的民俗风俗到流传千古的诗词佳作,每一个分享都引人入胜。诗词飞花令环节,同学们才情尽显,你一句我一句,在诗词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将活动推向了高潮,现场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6396b9a380c95bb59e7fe2c5ccccfb5f.jpg   来到第三部分 “谷雨·养生” ,学习部干事牛欣茹为大家带来了满满的养生干货。她不仅介绍了香椿炒蛋、薏仁粥等谷雨时节的特色美食,还分享了散步、瑜伽等适合这个时节的运动养生方法。激动人心的猜谜语环节为此次活动增添了几分趣味性,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谷雨知识的了解,收获了实用的养生技巧。2a737dbdb795a5c5e17b11e9a03c1177.jpg   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 “谷雨·时光” ,学习部干事王丹杨以一个体现四季更替、时光流转的小视频,让同学们领悟到谷雨与时光之间的紧密联系,谷雨代表着春天的尾声,是时光给予我们的温柔提醒。同时也精心策划了“雨生百愿,时光邮局”心愿书写活动,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心愿与期许,这些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信笺,不仅是同学们对未来的期许,更成为了彼此成长路上最美好的见证。image.png   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习俗。此次讲座以节气为纽带,同学们深入理解了节气背后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习了许多养生方法,引导同学们根据节气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学习传统节气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家从文化根源上认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培养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将转化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自觉行动,激发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责任感,凝聚起民族精神的力量 。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李银花、刘湛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