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鼓励青年在实践中成长,“返家乡”活动为青年搭建了服务社会的鲜活平台。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核心活动总结
1 门小桐同学社会实践
这个暑假,“峥嵘印记·义路同辉”军民共建暨老兵荣归活动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隆重开展。我在此次活动中负责引导退伍老兵办理宾馆入住,并向他们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此外,义县民俗文化(伏羊)活动在朱瑞广场隆重举办。我在此次活动中主要负责前期的现场桌椅布置,以及开幕式期间为到场嘉宾和观众分发羊汤。接着,在团县委及组织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义县公安局参观学习,红色基因的传承到硬核装备的展示,从接警台前的坚守到法治课堂的启迪,在沉浸式体验中我读懂了藏蓝制服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最后团县委为我颁发“校园引才推荐官”证书。非常荣幸能得到这份殊荣。我将认真了解学校的专业特色、发展前景、校园文化,为学校和家长的人才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段经历让这个暑假因这份有意义的实践而格外充实。既是责任,更是难得的成长历练。
2 李瑞昊同学社会实践
在农业综合服务务中心为期30天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服务的核心价值。见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农技咨询协助,惠农政策宣传资料整理,随技术人员下乡等基层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将大学生宝贵青春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不仅学习了基础农业知识,了解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流程,切身感受到一线农技人员服务的热情与不易, 我为成为他们中一员而高兴与自豪。
3 张琳林同学社会实践
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我于抚顺市顺城区长春街道安居社区参与文件整理、材料打印等工作,同时协助处理居民日常事务。这段经历让我对“扎根基层”与“奉献担当”有了真切体会。
整理文件时,我见识到基层工作者对每份材料的严谨;协助处理居民事务,感受到他们对民生小事的热忱,这些琐碎日常中蕴含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重走雷锋路”活动里,雷锋精神化作身边志愿者的默默付出;特殊教育学校的整洁环境,让我懂得微小善意也能汇聚成光。“学子看抚顺”活动中,我看到家乡在城市发展、历史文脉、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蜕变与坚守。
4 岳姝雅同学社会实践
在图书馆做志愿者的这些天,每天重复着检查还书、按序归位的工作,起初以为不过是简单的体力活,直到指尖一次次抚过书脊,才慢慢品出其中的意味。
核对还书时,看着借阅记录上那些不同的名字与相同的书名重叠,忽然觉得每本书都像个带着故事的信使;在归类摆放时,将高矮胖瘦的书本一一归位,让它们在书架上排成整齐的队列,竟有种奇妙的满足感:就像为每本书找到了专属的坐标。
我们看似在整理书本,实则是在守护一种秩序,让知识的传递更顺畅,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在井然有序中,与恰好需要的那本书撞个满怀。这种不动声色的付出,就像书架间的阳光,安静,却足够温暖。
学生返乡感悟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