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
风里藏了凉意,草叶凝了清露——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这是暑热褪去、秋意渐浓的信号,也是自然与生活悄然切换的温柔节点。
白露识秘
2025年9月7日5时27分,我们迎来“白露”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5个,也是秋季第3个节气,标志着干支历申月收尾、酉月开启。此时,太阳抵达黄经165度,冷空气开始占据主动,白天阳光还带着暑气余温,可到了傍晚,气温就“坐上滑梯”快速下降,昼夜温差被越拉越大,寒意在悄然间慢慢滋长。
随着白露到来,夏季风渐渐退去,冬季风崭露头角。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长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散热速度加快,气温下降的脚步也愈发急促。暑天的闷热彻底退场,天气一天天转凉,清晨时分,寒气凝结成晶莹的露珠挂在草木间。古人将四季与五行相配,秋属金,金色为白,于是用“白”来描绘这秋日的露珠,“白露”之名便由此而来。
白露三侯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传统习俗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吃龙眼
福建、广东等地,白露时龙眼果肉饱满、汁水清甜,民间觉得吃它能补气血,是应季又养生的好选择。
白露/吃番薯
部分地区白露吃番薯,此时番薯软糯香甜,富含膳食纤维,能帮着消化、健脾养胃,还能为过冬储能。
白露/祭禹王
江苏太湖一带,渔民会在白露祭祀治水英雄禹王,摆上祭品、举行仪式,盼秋季捕鱼顺利、收获满满。
白露/饮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的“白露茶”,经夏日滋养,茶汤入口醇厚,没了春茶青涩、夏茶苦涩,深受老茶客喜爱。
民谚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但早晚天气已有凉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此外,这个时节还需预防秋燥。
白露养生
白露后“秋燥”渐显、寒气初生,养生从5个方面简单入手即可:
白露/穿衣
遵循“白露身不露”,早晚添薄外套,重点护好腹部和脚部。
白露/饮食
多吃梨、银耳、百合等温润食材,少辛辣油炸,可煮百合银耳羹润燥。
白露/情绪
多赏秋景、听轻音乐,避免“悲秋”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白露/作息
早睡早起,建议22:30前入睡,午间浅睡20-30分钟解秋乏。
白露/出行
避开早晚低温时段,户外选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出汗后及时添衣。
露珠虽小,却映着秋日的诗意;节气虽轻,却藏着生活的温度。今日白露,愿你穿得暖、吃得润、睡得香,在秋意里把日子过得分外安稳。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