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首页 - 党建学工 - 团学工作

暑假安全指南 | 食品安全小贴士

来源: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7-19

image.png   暑期漫漫
  蝉鸣渐起
  人们享受美食的机会多了
  却更要留意其中的“隐患”
  正所谓
  美好“食”光,安全同行
  本期
  让我们来共同学习
  有关食品安全的小知识吧
  食品安全存在哪些隐患?
  1.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食物生产过程中若使用过期、变质的原材料,或环境不卫生等,都会导致食品被细菌、病毒污染。
  2.储存运输环节
  ◇冷链断裂,会使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如肉类、乳制品)变质。
  3.销售环节
  ◇若售卖过期食品,或未按规定条件储存食品(如常温放置需冷藏的食品)都会导致食物变质。
  4.食品本身问题
  ◇例野生菌类、未煮熟的豆类等本身就含有毒素的食品,若被误食或加工不当就会引发中毒。image.png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保障清洁干净
  ◇处理食材前、后及接触生食材后,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仔细清洗双手,避免细菌残留。
  ◇厨房用具(如刀具、砧板、锅碗瓢盆)要定期清洗消毒,尤其是接触过生肉、生海鲜后,需彻底清洁后再用于处理熟食。
  ◇厨房环境要保持整洁,地面、台面等地方要及时清理油污和食物残渣,防止蚊虫、蟑螂等滋生污染食物。
  生熟食品分开
  ◇储存时,生肉、生禽、生海鲜等要与熟食、即食食品(如凉拌菜、水果)分开存放,避免生食材的汁液污染熟食。
  ◇加工时,需准备两套刀具和砧板,分别处理生食材和熟食材,防止食物交叉污染。
  ◇剩菜剩饭存放前,需确认未接触生食材,且单独密封保存,避免与新购买的生食材混放,滋生细菌。
  食物要彻底做熟
  ◇肉类、禽类、蛋类、海鲜等食物需加热至中心温度且达到70℃以上,确保杀灭其中的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
  ◇豆浆、四季豆等特殊食材需彻底煮熟,避免因未熟透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
  ◇剩菜重新加热时,要彻底热透,避免局部未加热到位而残留细菌。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高温环境下不超过1小时),超过后需及时冷藏或冷冻。
  ◇冷藏的食物需在保质期内食用,冷冻食物解冻后应尽快烹饪,避免反复解冻冷冻。
  食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烹饪、清洗食材及饮用时需使用安全的饮用水,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井水等可能存在污染的水源。
  ◇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合格证明等,不购买过期、变质、来源不明的食物。
  ◇储存食材时,需根据食材特性(如干货、蔬菜、肉类)采取合适的保存方式,防止受潮、发霉或腐败。679ad348602dec88d9239acb5812a679.jpg   食物中毒自救法则
  1. 立即停止进食
  ◇一旦怀疑发生食物中毒(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且近期食用过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剩余的可疑食物,同时保留该食物样本或呕吐物,以便就医时辅助医生快速判断中毒原因。
  2.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稀释),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呕吐。
  ◇但如果呕吐症状剧烈,无法正常饮水,需暂停饮水并尽快就医。
  3. 必要时就医
  ◇如果出现持续呕吐或腹泻、腹痛剧烈、高热、头晕乏力、意识模糊、脱水明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食用的食物种类、时间及症状出现的过程,以便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
  4. 恢复期清淡饮食
  ◇中毒症状缓解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白粥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同时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帮助肠道功能逐步恢复。image.png   安全教育
  时刻警醒着我们
  食品安全无小事
  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与生活
  在享受夏日美味佳肴的同时
  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让健康生活触手可及
  我们下期
  再续安全之约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