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首页 - 党建学工 - 团学工作

青春奋斗新时代,暑期实践展风采 |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开展三下乡活动

来源: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7-31

image.png
青春三下乡
文管学子志飞扬,三下乡行赴他乡。
  座谈解码振兴计,史馆寻根岁月长。
  文创赋能添巧思,直播带货展新章。
  青春绘就山河美,共筑乡村富与强。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艺术管理学院组建的“艺润乡土,青春同行”实践队带着对乡土文化的好奇与助力乡村发展的热忱,奔赴大连市大魏家王家村。他们用年轻的视角挖掘乡土文化底蕴,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文化探寻与实践赋能的乡村之旅。33951c6f8d2311d6d3792856c79763db.jpg   静坐聆听亲切乡音
  走进王家村,墙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标语醒目且振奋。同学们和乡村书记围坐畅谈,村书记向大家介绍了村里的网络架构,从光纤入户实现家家户户高速联网,到田间地头部署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再到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通产销链路,如今的王家村早已借数字翅膀,让乡村治理更高效、产业发展更顺畅。image.png   此外,乡村书记还向同学们讲述了王家村的产业规划与文化传承思路,介绍了樱桃、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如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如何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同时深挖文化根脉,活化传承路径,融合现代需求,以文化赋能产业与教育,促进传承发展。一个个发展故事,让同学们读懂了乡村振兴基层实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摸索中调整、在坚守中前行。同时,大家也认识到,乡村文化既是凝聚乡愁的纽带,更是吸引资源、激活发展潜力的密钥,这激励着同学们思考如何助力乡村实现更具内涵与活力的振兴。image.png   踏访回溯沧桑村史
  踏入村史馆,王家村的发展历程如长卷展开。早期先辈们怀揣向往,在这片土地上无畏艰辛、拓荒垦殖。面对缺水困境,村民们齐心协力,用粗糙工具,凭双手开凿出改变生活的渡槽,由此诞生“渡槽精神”。这不仅是水利奇迹,更象征着坚韧不拔与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融入了村庄的精神内核。image.png   老物件被有序摆放着,像一条无声的时光链,串联起村庄的过往。同学们放缓脚步,驻足凝视,聆听讲解人员饱含深情地讲述那些经岁月沉淀的故事。行至“感悟家乡历史,讲好家乡故事”展板前,同学们了解到乡村文化是底蕴深厚的宝藏,唯有挖掘其价值,让文化“活”起来、“走”出去,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驱动王家村在时代浪潮中留住历史根脉、焕发现代活力。image.png   聚焦产业直播基地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王家村樱桃电商基地进行参观,“惠农助农直播”的场景映入眼帘。直播间里,果农与主播正默契配合,对着镜头展示刚采摘的樱桃,旁边的分拣区,工人们按大小、色泽快速分选。定制的包装盒上印着村庄地标图案与“王家村樱桃”专属标识;这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王家村以直播为桥,让樱桃从田间直达全国消费者手中的生动写照,也传递着乡村产业借势电商加速发展的蓬勃动能。image.png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之行,文化艺术管理学院的同学们走出课堂,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读懂责任和担当。从与村书记交流探讨,到村史馆里探寻历史脉络,再到直播基地观察产业实践,他们以专业视角洞察乡村需求,让青春与乡土双向奔赴。
  未来,文管学子们将继续以实干践行初心,用创意唤醒乡土记忆,用专业赋能乡村产业;让青春之力扎根大地,让文化艺术之花绽放在乡土,为乡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image.png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