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一场与自然的深情相拥
但极端天气的“突袭”
可能会给这份美好添上变数
为了让我们平安愉快地度过假期
本期
让我们来共同学习
有关极端天气安全的小知识吧
极端天气有哪些?
1 降雨相关极端天气
◇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极大,易引发洪涝、城市内涝等。
◇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土壤缺水、农作物减产等。
◇雷暴大风:伴随雷电出现的强风,可能损坏建筑、树木。
◇冰雹:坚硬的冰粒从云中落下,会砸伤动植物、破坏设施。
2 温度相关极端天气
◇极端高温:长时间持续高温,可能引发热射病,影响电力供应等。
◇极端低温:气温大幅低于常年同期,对农作物、交通等造成影响。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气温骤降,常伴有大风、雨雪。
3 其他极端天气
◇台风(飓风):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烈气旋,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龙卷风:小范围但极具破坏力的强对流天气,风速极大。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导致能见度急剧下降。

1 出行受阻
◇暴雨、洪水、雪冰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积水、泥泞或结冰,使驾车、骑车或步行都变得相对困难。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户外活动和旅行变得危险。
◇强风,龙卷风等可能会导致树木倒塌、电线断裂,进而影响公共交通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健康风险
◇洪水和暴雨过后,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肠道疾病、皮肤感染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在高温天气下容易导致中暑,特别是对那些缺乏适当防护措施或在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
◇严寒天气可能导致冻伤、体温过低等健康问题,对老人、儿童等脆弱群体尤为不利。
3 日常生活不便
◇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电力设施受损,造成停电,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如照明、烹饪、制冷或取暖等。
◇暴雨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干旱则可能导致水源短缺,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极端天气可能干扰通讯网络,导致手机信号中断或互联网连接不稳定。
4 社会影响
◇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影响,可能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食品供应和价格。
◇因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商业活动中断等,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引发社会秩序的短暂混乱,如抢购生活必需品、排队等。
5 心理健康
◇面对极端天气事件,人们可能感到恐惧、不安和焦虑。
◇极端天气可能迫使人们改变日常计划,打乱生活节奏,造成心理不适。

如何应对极端天气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通过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了解预警级别和影响范围,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备好应急物资
◇根据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类型准备物资。
◇比如暴雨洪涝时备好防水袋、救生衣等,同时,家中可储备常用药品、应急通讯设备,确保断电、断网时能维持基本生活和联系。
做好居家防护
◇极端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检查门窗、电路、排水系统等是否稳固通畅。
◇比如台风来临前加固门窗、清理阳台杂物。暴雨时关闭低洼地带的电源总闸,防止触电。高温时做好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开空调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
遵循应急指引
◇若极端天气引发灾害,要保持冷静,遵循当地政府和救援部门的指引,有序撤离到安全避难场所,切勿盲目行动。
◇撤离时优先携带应急物资和重要证件,远离危险区域。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