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案例

2019年11月,湖北襄阳的张先生为节省3000元,选择在网上报名参加东南亚某国七日游。刚下飞机,他就被地接导游卖进电诈窝点,手机、身份证和护照等被收走,并被要求学习博彩知识。因业绩欠佳,他遭电击、暴打。张先生的父母先后为他打去100多万元,他还被转卖至多家公司。最终,他在当地反绑架组织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国。
薛某某被网友诱骗赴境外旅游案
湖北随州的00后男生薛某某通过网络游戏结识的网友邀请他到境外旅游并介绍工作,还转账2000元路费,声称轻轻松松月入过万。薛某某在金钱诱惑下办理了旅游护照并购买了前往境外的机票,好在其父亲及时报警,民警在广州找到他,才避免他陷入诈骗陷阱。
虚假招聘收费案例:
成都的准大学生孙某在某招聘软件上看到某连锁奶茶店员的岗位,中介称工作正规、薪酬高。面试时,面试官要求他先交280元的“工伤保险费”,合同上却变成“信息咨询费”,并要求工作满15天无违规才退款。之后孙刚被安排到写字楼当保安,与承诺不符,家人要求退款遭拒,孙刚只能报警。
高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2024年6月,急于求职的高某某在网络平台看到“高薪兼职”广告,声称只需完成购买黄金任务,单次即可获得一万元报酬。他在丰厚回报驱使下,与另外两名被招募的“兼职人员”听从幕后组织者指令,在北京市区多家黄金珠宝店铺大量购买金条及黄金首饰,累计金额高达40余万元,实则为上游犯罪活动转移、洗白赃款。2025年2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高某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暑期安全提醒
暑假本该是大学生放松身心、充实自我的美好时光。但 近期国内发生多起学生暑假被骗境外失联案件,让学校和家人心急如焚。预防胜于补救,在此提醒同学们对高诱惑陷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防范诈骗:
01警惕异常高薪
02拒绝“灰色地带”工作
03警惕“免费/低价旅游”陷阱
04防范“网恋/交友”诱导
05小心“留学/培训”骗局

而是守护信任最坚固的铠甲
每一次对诱惑的拒绝
每一次对信息的审慎
都是对自身权益的郑重捍卫
愿清醒常驻脑海
让财富的航船
始终在理智的航道上
我们下期
再续安全之约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