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RT一 礼润青春心,善向未来行
活动第一项:传统礼善知多少
活动伊始,梅姣老师与李思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探寻“礼善”文化的魅力,一场关于“向上向善”教育活动的旅程就此拉开帷幕。


为深入探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团委组织部部长王靖晗带领大家思考“传统礼善文化如何在新时代里焕发新活力”。她以日常生活为例:从线上公益平台的爱心捐赠,到短视频里分享的邻里互助故事,这些都是传统礼善在数字时代的新表达。通过一番讨论,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让大家明白,新时代的礼善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用新方式让“礼”更贴心、“善”更暖心,大学生更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践行方式。


为深刻体会传统礼善文化的魅力,张琳林同学设置“礼仪情景互动”小游戏,让抽取卡片的同学们扮演场景角色,并通过投票选出“最佳礼貌组”。课堂上的每一次讨论、每一个故事,都让“礼善”从刻板的概念变成了能触碰、能践行的日常,大家看着彼此眼里的笑意,更明白了学习“礼善”文化的重要性,让温暖在生活相处中悄悄传递。

活动尾声,梅姣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鼓励新生们将这份对礼善的感悟融入日常。随后,所有新生举起右拳,以庄严的姿态许下承诺,一同在《礼貌承诺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的不仅是姓名,更是对“以礼立身、以善待人”的坚定约定——往后无论是校园里的相视一笑,还是网络上的一句问候,都要带着今日习得的温暖与得体,让礼善的微光真正照亮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活动第一项:向善精神的内涵与缘起
活动开篇团委学生会学习部部长任雯静强调,“善”并非宏大概念,而是蕴藏在日常点滴的微光中。她鼓励2025届新生以“青春火种”之姿,成为这份温暖的“新传递者”,让刻在青春里的善意延续,续写属于他们的向善篇章。


心理健康,是我们成长路上看不见却无比重要的“指南针”。随后,由学习部副部孙灿带大家聚焦“心理健康”,聊一聊如何为心灵撑起一片晴空。针对校园生活,她分享了几个“心态保鲜小技巧”,例如积极参与活动,多去运动,勇于克服困难等等。都说向善是向外传递温暖,心理关怀是向内滋养力量,愿每一位新生既能做传递善意的青春使者,也能当好自己心灵的守护者,带着满格的积极与温暖,奔赴这场充满可能的新旅程。


活动往下进行,学习部副部王丹杨向大家指出,“善”是日常点滴里的温暖,更是青春最本真的底色。有人说,心灵向善是雨天里顺手为没带伞的人撑起的半片晴空,是食堂阿姨多给的那勺热汤,这些具体的瞬间,让“善”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其实“向善”的种子早已在每个人心里悄悄发芽,它可能是你未曾留意的习惯,可能是你刻在骨子里的温柔。生活中的善意时刻让我相信,当这些细碎的善意汇聚起来,就能成为照亮彼此的光。



编辑/许欣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审核/许欣、崔琳杰、刘湛
浏览量:25